跳转至

浙大精神内核

校训

浙江大学校训为:求是创新。

其中“求是”校训由校长竺可桢于1938年“文军长征”时期提出,并经校务会议通过;“创新”校训由校长路甬祥于1988年校务工作会议中提出并确定。

校标

校徽

浙江大学现行校标始见于1990年12月15日公布的浙江大学校标设计稿方案。通过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和校友的意见,较为一致地倾向于方案一,即以传统的求是鹰为主体所构成的校标设计稿,保留二三十年代浙江大学校徽中求是鹰的基本形状,体现历史的继承性。

1991年1月22日学校举行校务会议,对校标方案作了审议,会议认为两个校标设计方案在设计思想和表现形式上各具特色,方案二在形式上有一定新意。经过讨论,校务会议确定方案一为校标方案,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。1991年1月31日校务会议再次审议了修改后的校标,现行校标获得正式通过。2017年5月11日校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校标的数字化精细化处理方案。

校标,是学校的象征。用于学校重要活动场所、有关学校文化传播与展示媒介等。

共同价值观

浙大人共同价值观为:勤学、修德、明辨、笃实。由学校向各院系、部门、单位征集,并经2015年校务会议讨论确立。

“勤学”基本意义为“勤奋学习”;“修德”基本意义为“培育德行”;“明辨”基本意义为“明辨是非,分析事理,认识规律”;“笃实”基本意义为“踏踏实实,忠诚厚实”。

浙大精神

浙大精神为:海纳江河、启真厚德、开物前民、树我邦国。浙大精神同样由学校向各院系、部门、单位征集,经2015年校务会议讨论确立。浙大精神中的四个词语均摘自(或化用自)校歌《大不自多》歌词。

“海纳江河”基本意义指:为人做事均要有宽广的视野、胸怀和格局,能够像大海那样,位低却能以其宽广而纳百川,以铸就自身的博大、深沉和厚实,且永不枯竭。

“启真厚德”基本意义指:探索真理,尊重规律,做到“真”与“善”的统一,也即至真、至善、至美,体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的理念,培育德性,厚实德行,肩负使命,勇于担当。

“开物前民”基本意义指:接触实际,勇于实践,引导、启发民众,继往开来,不断创新,勇敢前行。

“树我邦国”基本意义指: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。

人才培养目标

浙江大学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: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。该目标于2017年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,并经微调后正式确立。

作者注:或许对于现在的你而言,上述内容乃至下文内容都还是一些需要强行记诵的“条文”,但相信当你进入浙江大学,了解了这里的人、事、物,经过了切身的实践与体悟以后,会对这些内容有深刻的理解、由衷的认同与自发的践行。